2023-02-22 09:16:27 来源: 哎T有
职场上你要做的不是优秀,而是不可替代
(资料图)
在职场,没有谁离不开谁,只要条件合适,开了谁不是开?这都只是时间问题。
请看这篇文章里的案例
老板口述为什么情愿招新人,也不愿加薪留老员工
A老板:
我们开室内设计工作室的,地区平均工资1800。
有这样员工,全公司八个人就他和我的合伙人会做效果图,来之前什么都不会,然后我的合伙人教会他后就要加工资,我给他加。但是后来就过分了,不肯加班就算了,还经常迟到早退,我问题为什么要这样搞,他说4000块的工资还想我怎么拼。
后来我直接开了,招了两个实习的,1000块/月,活都是抢着来干,没办法,想学嘛,过两天我准备再招一个实习的,我合伙人说了,多招几个实习的,老子愿意教。活多老子不怕,实习生出师给他2000,愿意留就留,不留可以走,我这边实习生多这是,老子每天就等着给高校生盖章写实习评语。
这个地球离开谁不能转,只是当请别人时付出的比你多时,才会发现你的价值。
这个世界也不乏优秀的人,但是几乎是没有谁不可替代。而且在世俗的眼光中,也容不得不可替代,因为垄 断的代价太高。
但是谁都不能忽视不可替代的价值,不管是你的话语权、你的地位、你的薪水。。。都是可以与之挂钩。所以我们要做的是让自己有筹码、有价值,更重要的是,我们要让对你动手的人知道你是有谈判筹码,有价值的人。如此他们才会忌惮,他们才会因为牵一发而动全身放弃动手的念头。这就是实现不可替代的唯一方式。
道理大家都懂,为什么我们就很难达到这个境界呢?什么是战略?什么是战术?我的老师曾经跟我讲过一个另类木桶理论,以前,限制木桶装水量的多少,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也就是我们的劣势。现在我们不需要弥补我的劣势,把劣势给市场,我们做好自己那块木板,越长越好,稍微向这块木板倾斜,就可以增加装水量,也就是激发自己的优势。
在《一万小时理论》这本书上,也是这个观点,要将自己的优势激发到极致,才能树立起自己的权威,才有不可替代的可能。
在一个领域一万小时的精深?是多久?正常情况10年,如果你每天工作16个小时,每周工作7天,时间缩短一大半。在稻 盛 和 夫写的《敬天爱人》里面,也曾讲过,要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如果你不是成倍的付出,你不可能成倍的收获,请记住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