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正文

谈谈公务员录用面试

2023-02-07 09:02:56 来源: 哎T有

谈谈公务员录用面试

什么是面试?“一曰问之其是非而观其志;二曰究之以辞辩而观其变;三曰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四曰告之以祸难而观其勇;五曰醉之以酒而观其性;六曰临之以利而观其廉;七曰祈之以事而观其信”诸葛亮这识人“七法”实际上就是面试。面试是通过一个人的外显行为了解这个人的素质,包括能力、性格、知识和经验的过程,是各类组织选拔人才时普遍采用的测评手段,也是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


(资料图)

和笔试不同的是,面试是通过观察和谈话的方式进行的,是面对面的,不仅要听你说什么、怎么说,而且要看你的面部表情、你的穿着打扮、你的肢体动作,通过你显现出来的言语信息和非言语信息对你进行测评判断,这个过程是动态的直观的全面的,而且是立即得出结论的。

这个过程-结束,可以说,你就没有机会再去补充、修改、完善。这就要求考生,面试回答问题时一定要言之有物、论证有力、语言流畅,而且穿着要得体、举止要大方,要符合一般的礼节,不要有多余的动作。如果干巴巴地说上几句就答题完毕,或者口头语过多,习惯性地摸头、摸鼻子、抖脚、敲桌子,这样都会影响得分。

谈谈公务员录用面试

目前公务员录用面试的基本方式是结构化面试,它的主要特点是全过程标准化。

一是题目标准化。即同一个职位考生的考题是相同的。从以往中央、国家机关和我省的考录实践来看,一般都是6道题。我省的面试实行全省统一命题、统一时间、统一组织。与题目标准化相对应,题目要测评的每一个要素都有规范的、可操作的评价标准。

比如对每个测评要素都规定了严格的操作定义,这就给考官提供了面试中的观察要点,同时规定了每个评分等级(如好、中、差)所对应的行为评价标准,让每位考官对应试者的评价都有相对统一的标准尺度,有利于减少主观评分误差。

二是指导语标准化。面试开始前,主考官一般都会对考生说同样的一段话,比如说“你好,首先祝贺你顺利通过了笔试,欢迎参加今天的面试。请你来,是希望通过交谈,增进对你的直接了解。我们会问你一些问题,有些和你过去的经历有关,有些要求你发表自己的见解。对我们的问题,希望你能实事求是地回答“除此之外,面试中不再作任何其他的提示,也不会提出6道题之外的其他问题。

三是考试时间标准化。目前,我省6道题的面试时间设定为20分钟。

四是测试环境标准化。面试室的布局一般都要求给考生设置一桌一椅,考生的对面是考官席,考生前方的左右侧是计时员、计分员和监督员席,考生的身后可以有旁听席c整个面试室要求整洁、宽敞、明亮、无噪音干扰。

五是过程标准化。每个考生面试的过程都是抽签候考、进入考场、知晓题目、答题退出考场等候宣布面试分数。面试题目呈现给考生的方式和顺序是相同的3中央、国家机关面试时一般是由主考官念题且我省面试时,一般是把面试题本反扣在考生的桌上,主考官说“请翻开桌上的题本”之后,考生可以翻开题本,在稍微阅读思考之后作答。

结构化面试可以使所有的考生在几乎完全相同的条件下接受面试,有利于保证面试过程的公平、公正。

谈谈公务员录用面试

另外,考官的组成也是有规定的。通常一个面试小组有5-7名考官,其中有一名主考官,一般由他负责向考生提问并把握整个面试的总过程。考官在面试前必须参加组织人事部门组织的专门培训,经培训考核合格,取得面试考官资格后才能上岗。

面试考官实行统一管理、临时抽签外派制度。比如,省直单位面试,由各用人部门组织,7名考官中5名由省委组织部、省人事厅在具备考官资格的人员中选派3具体做法是,面试当天,考官按随机抽签方式确定担任面试的单位,另外2名考官由用人单位选派,其中1名厅级干部任主考官。

各设区市的面试工作由设区市组织人事部门组织,考官也由设区市组织人事部门统一选派。面试成绩的计算采用体操打分法,7个考官的打分中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其余5个分数相加后的平均分数为面试得分,分数当场公布。

面试主要测评考生适应职位要求的基本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鉴于我们国内目前进行的都是规模比较大的录用考试,在考录实践中,一般不分职位(有的时候根据行业需要,可能会把公安局、法院、检察院或者税务局等单列出来),主要测查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应变能力、计划组织与协调能力,人际交往的意识与技巧、自我情绪控制能力、求职动机与职位的匹配性和举止仪表这8个要素。

6道题中,每个题目主要考察一个主要要素、一个次要要素,至多针对两个要素,一个要素可能有两个题目涉及到。

面试题目一般以开放性问题为主,给考生很多自由发挥的空间。按照面试题目设计的功能和题目性质来分,常见的面试题目类型主要有背景性问题、智能性问题、情景性问题、行为描述性问题和压力性问题。

背景性问题主要考察考生的求职动机与职位的匹配性。比如,你为什么要报考这个职位?谈谈你学习和工作的经历。你希望有一个什么样的工作环境?什么是你理想的工作?对这类问题,理想的回答应该是在短短的几分钟内既尽可能多地表现自己的理想兴趣、个人素质能力与所报考的职位相匹配,又要做到简明扼要,重点突出,体现自我。如果不了解这类题目要测查的要素,只是描述性地回答,是很难得高分的。

智能性问题主要考察考生对一些事物和现象的理解和分析判断能力。一般会选择一些社会热点问题。比如矿难问题、食品安全问题、见义勇为问题、民工子女就学问题,等等。

这类问题不是要考生发表专业性的观点,也不是要求考生对观点本身正确与否作出评判,而主要是看考生是否能抓住问题的主要矛盾,比如是否能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造成的影响以及应该采取的措施、从中受到的启发,等等,是否能言之成理。只有这样才说明考生考虑、分析问题比较全面、深人。

情景性问题是假设一个事情,看你如何处理。可以考察考生的应变能力、计划组织与协调能力、人际交往的意识与技巧或者自我情绪控制能力。举个例子,假如你的工作负担已经很重了,上级却又给你安排了另一项任务。你觉得已经没有精力再承担更多的工作,但又不想与领导发生冲突,你会怎样处理这个问题?这就是一个情景性问题,主要考察考生的应变能力和计划组织与协调能力。

行为描述性问题是总结过去的经历,把行为再描述一遍。可以考察考生的应变能力、计划组织与协调能力或者人际交往的意识与技巧。比如,在工作中需要与各种各样的人交往,请你回忆一下,你遇到的最难打交道的一个人或几个人,为了把事情办成,你做了哪些努力?结果如何?这是一个行为描述性问题。主要考察考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计划组织协调能力。

无论是情景性问题还是行为描述性问题,考生在回答测查计划组织与协调能力的题目时,都要努力体现出事前你能利用各种资源和机会,依据组织的目标、要求和现状,作出计划或者及时作出决策,对可能出现的情况有预案,事中能合理地调配、安置人、财、物,措施有力,事后有跟踪、反馈或者总结。

在回答测查人际交往的意识与技巧的题目时,则要体现出主动进行人际交往的强烈意识,处理人际关系既有原则性又有灵活性,理解并且遵守组织中的权属关系比如上下级关系、纪律要求,等等。

压力性问题是给考生施加一定的压力,看看考生在压力情境下的反应,主要考察考生的应变能力和情绪控制能力。

比如,给你五个词“公务员、新奇、战争、火红的、鸽子”。要求你把这五个词全部用上,编一个故事,词的顺序可以打乱。这就是一个压力性问题。要求考生不仅要情绪稳定,而且反应要快,考虑问题要全面,思路要清晰,能够恰当地用上这五个词,做到故事完整,主题鲜明,情节合理,讲述的时候如果能够抑扬顿挫有感染力则更好。

面试是一把尺子,量的是特性,考生回答问题时要尽量体现出自己的特点和优势,这样考官打分才有区分度。情景性问题和压力性问题,一般不能事先准备,主要靠考生平时的素质和能力,但也不是没有规律可循。考生可以通过了解当前时事的重点热点,收集有关资料,进行适当的练习,锻炼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背景性问题和行为描述性问题是可以事先准备的,有的考生可能看了一些面试辅导书,掌握了一些答题技巧。但是在准备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突出自己的特点,不要让自己的回答与别人的大同小异,甚至人云亦云。还要注意在回答问题时不能照搬有关面试要求。

比如对一道测查计划组织与协调能力的题目,考生如果回答“事前要利用各种资源和机会,依据组织的目标、要求和现状,作出计划或者及时作出决策,对可能出现的情况要有预案,事中要合理地调配、安置人、财、物,措施有力,事后要跟踪、反馈或者总结。答题完毕。”这样的回答没有理解自己的角色,把自己放到情境中去,针对题目提出比较全面的对策,是得不到高分的。

人事部规定,从2005年开始,中央、国家机关考录公务员时,笔试成绩和面试成绩各占50%计入考试总成绩。我省从2003年第一次实施省市县乡四级联考开始,也是这样规定的。对于广大考生来说,如果在面试中表现平平,即使笔试成绩再好,也很有可能会被淘汰出局。

关键词 人际交往 协调能力 公务员录用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