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2-15 09:10:32 来源: 哎T有
如何看待?提高课程和毕业难度,让不好好学习的大学生毕不了业
“玩命的高中,玩乐的大学。”
(相关资料图)
“高中拼命三年,上大学后就轻松了。”
“六十分万岁,多一分白费。”
这是很多学生对于大学的认识,也是很多大学生的现状。
上课睡觉,甚至逃课睡觉;在宿舍通宵打游戏、看电影;和舍友一起喝酒唱歌;花着父母的钱谈恋爱……
考试前突击看书,和导师搞好关系,装装可怜,不挂科就行。
这样的大学生,毕业就等于失业了。
针对这一现状,有人说主要原因在大学老师,管理太松散,课程太水,学生不想学,学了也没用。有人说主要原因在学生自己,没有自制力,没有上进心,得过且过自甘堕落。
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吴岩表示:“在学校连续3年不给本科生上课的教授和副教授,会被清理出教师系列。同时,我们要让学生毕业和课程难起来,不能是一进了学校就进了安全箱,不好好学习的学生毕不了业”。
诚然,严进严出才能真正塑造人才,管理教师和管理学生同等重要。
一些大学课程不接地气,远远落后于市场上需求,老师的ptt几年不换,课堂上死气沉沉,学生要么睡觉要么玩手机,老师顶多看看学生来了多少,考试时往往也是“大发慈悲”,你好我也好。还有一些老师干脆不怎么给学生上课,要么让助教来,老师心思完全不在教学上,学生还能学到什么呢?
这样看来,严格要求大学教师十分必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尤为关键。而从实处增加大学教师们的紧迫感和使命感,才能让他们主动引导学生学习,全身心投入工作。
增加毕业难度可以把好最后一关,确保人才质量。现在很多名牌大学已经做的很好了,特别是复旦和国科大等,退学率都超过了12%,其它学校应该向这些“严进严出”的名牌大学看齐。
不过,是否应该增加课程难度还有待商榷,一些985、211大学的课程难度并不算低。我的外甥在上交大,他和他的同学们每天学习很紧张,真心不觉得课程简单。个人认为,让课程更接地气,最好能够“学以致用”,要比一味增加难度来得实际一点。
学校风气和学习氛围很重要。
不得不说,越是名牌大学、重点大学,其中的学习氛围越浓厚,学生之间比的是学习,根本没精力和时间去玩游戏喝大酒。越是较差的大学,学生越容易聚在一起玩乐,学生的精力大都放在了学业之外。客观地讲,有些企业招聘时先设置一道“毕业院校门槛”还是很有必要的。
上面这位网友所讲的“学校差点抓就业率”,也从侧面反映出一些大学高校的问题,只想做表面文章,却不管学生质量,最终陷入恶性循环。很多毕业生回首大学生活,好像只是来一个大型幼儿园玩了几年,只长了年龄,本领却没涨,最终找工作时处处碰壁,甚至干脆成了“家里蹲”、“啃老族”。家长们也很无奈,拼命赚钱供孩子上了大学,到头来却是一场空。
诚然,大学生都是成年人了,应该有自制力,不能把所有问题都推给学校。不过,学校的学习氛围真心很重要,特别是对于一些自制力不强的学生来讲,如果学校能够加强管理,搞好学习风气,必然会带动一些自制力不强的学生把精力放到学习上。
环境影响人,不是一句空谈。
“让那些天天睡大觉、天天打游戏、天天喝大酒的醉生梦死的日子一去不复返”。
总而言之,个人还是支持对大学生和大学教师严格要求的,那样才能让“大学生”三个字不再贬值,让他们成为真正的人才。